<b id="sc4gj"><address id="sc4gj"><thead id="sc4gj"></thead></address></b>
    <video id="sc4gj"></video>

    1. <video id="sc4gj"><menu id="sc4gj"></menu></video>

        中國儲能網歡迎您!     主管/主辦: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
        讓你掌握儲能產業最新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碳足跡與碳交易  返回

        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額突破100億元大關 交易主體有望從發電企業延伸向其他領域

        作者:記者 郭冀川 來源:證券日報 發布時間:2022-12-23 瀏覽:

        中國儲能網訊:據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12月22日消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額突破100億元大關。全國碳市場正式上線以來,共運行350個交易日,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2.23億噸,累計成交額101.21億元。

        全國碳市場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啟動,首批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超過兩千家,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丁表示,發展全國碳市場有利于將環境與發展的關系從對立沖突轉向共存共贏,從而確保經濟遵循可持續發展模式,最終實現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良性循環。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表示,近期生態環境部連續發布全國碳市場相關重要政策文件,完善市場制度機制,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11月份以來,共有6個交易日單日成交量突破100萬噸,市場交易意愿進一步提升。

        為進一步提升碳排放數據質量,完善全國碳市場制度機制,12月21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指南發電設施》,規定了發電設施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邊界和排放源確定、化石燃料燃燒排放核算、購入使用電力排放核算等要求?!镀髽I溫室氣體排放核查技術指南發電設施》還對核查的原則、依據、內容與要點等方面進行了規定。

        中泰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冬偉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發展全國碳市場能夠極大促進環保事業的進程,企業減少排放的溫室氣體額度可以賣,超額排放的溫室氣體額度需要買,在“誰污染誰付費”原則下,能夠用資本的力量助力環境保護。

        王冬偉表示:“隨著碳價形成的市場化機制和交易結構不斷優化,以及對相關企業溫室氣體排放認定標準與核算規則的逐步清晰,全國碳市場的交易主體有望從發電企業延伸向其他領域,推動更多行業應用環保技術,控制碳排放?!?

        海南省綠色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曄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2022年3月15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于做好2022年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管理相關重點工作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建材、鋼鐵、有色、石化、化工、造紙、民航等行業企業或其他符合條件的企業也將繼續開展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與核查工作,這將為下一步全國碳市場的建設做好準備。

        劉曄表示:“未來碳成本將逐漸計入企業的生產成本,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需面對即將到來的碳交易。掌握自身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情況,不但有助于企業積極響應國家相關戰略,還有助于樹立品牌形象,規避相關經營風險?!?

        分享到:

        關鍵字:碳交易

        中國儲能網版權說明:

        1、凡注明來源為“中國儲能網:xxx(署名)”,除與中國儲能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儲能網)”的作品,均轉載與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國儲能網贊同其觀點、立場或證實其描述。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版權問題與本網無關。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以及引用的圖片(或配圖)內容僅供參考,如有涉及版權問題,可聯系我們直接刪除處理。請在30日內進行。

        4、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13661266197、 郵箱:ly83518@126.com

        99久e精品热线免费

        <b id="sc4gj"><address id="sc4gj"><thead id="sc4gj"></thead></address></b>
        <video id="sc4gj"></video>

        1. <video id="sc4gj"><menu id="sc4gj"></menu></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