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2022年省間電力現貨市場、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先后啟動試運行?!蛾P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初步建成,國家市場與?。▍^、市)/區域市場協同運行,跨省跨區資源市場化配置和綠色電力交易規模顯著提高。
2023年2月底,在山西太原舉行的電力市場春季論壇上,與會嘉賓指出,當前電力生產結構、電力市場結構、電力平衡模式和電力供需形勢等發生重大變化,電力現貨市場建設面臨多方面挑戰。與會嘉賓認為,跨省跨區電力市場機制建設可以發現電力價格信號,有助于保供應和促進新能源消納,但打破省間壁壘絕非易事,需要面臨電力價格傳導、輔助服務費用分攤、現貨建設進度不一等諸多問題。
保供應、促消納
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主任孫大雁在會上介紹了國家電網范圍省間現貨的情況:2022年省間電力現貨市場試運行期間總體運行平穩,國網范圍內全年累計交易電量278億千瓦時,最大單日成交超過1900萬千瓦,售電側21個地區累計6000家新能源、火電和水電企業參與省間現貨售電,主要分布在三北和西南地區,購電側有25家省級電網企業按照地方政府要求參與省間現貨購電。交易電源類型季節性特征十分明顯,春季以新能源為主,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間以火電為主,西南水電大發時以水電為主。
孫大雁認為,2022年省間電力現貨市場試運行期間,省間現貨價格充分反映市場供求關系,不同季節電價差異較大,2022年7、8月由于連續長期高溫,供需關系較緊張,火電機組省間現貨成交均價達到2.01元/千瓦時,“現貨價格信號激發火電頂峰發電積極性,煤電機組非計劃停運和出力受阻都降到歷史最低水平,有效提升了電力供應能力,減少電力平衡缺口?!?
對于新能源消納,孫大雁表示,2022年全年國網范圍內省間現貨市場清潔能源累計成交電量為133.1億千瓦時,減少風電、光伏棄電47.7億千瓦時。在2022年新能源裝機增長超過7000萬千瓦的情況下,新能源利用率仍然保持97%。
國網甘肅電力調度中心市場處副處長張曉斌在會上介紹,2022年甘肅在省間現貨市場送出電量約14億千瓦時,購電約8億千瓦時。國網華東分部調控中心計劃處副處長滕曉畢披露,2022年華東地區省間現貨成交大約150億千瓦時,華東最大單日成交電力1100萬千瓦。
南方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總經理蔡葆銳介紹了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建設進展。2022年12月13—14日,南方區域電力現貨市場成功進行了首次調電試運行,期間電網運行平穩,優化出清過程順利,技術支持系統未見異常,與廣東現貨、區域調頻等在運市場銜接有序。
他提到,南方區域電力現貨市場是在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基礎上,向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邁出的重要一步。南方區域電力現貨市場在建設的過程中,面臨了市場建設協同機制、模式選擇和技術實現三方面主要挑戰,在試運行期間已摸索相應的解決方案。下一步將繼續按照2023年和2025年兩個關鍵節點穩步推進市場建設。
跨省銜接不易
對于跨省跨區電力市場機制的完善,山西新興電力市場研究院副理事長王正通分享,山西2022年迎峰度夏時省間現貨價格非常高,使得很多火電廠省外送電積極,省內送電缺乏積極性,對調頻等基礎服務產生影響,跨省電力現貨市場和省內電力現貨市場缺乏合理銜接機制,需要優化。
省間輔助服務費用分攤機制也有優化空間。王正通認為,目前送端省所有輔助服務尤其是外送部分輔助服務費用都由省內用戶承擔,受端省只承擔電能量價格。他說,特別要注意有些送端省經濟本身比較弱,用戶單一附加值較低,跨省電力市場應該盡快完善輔助服務機制,讓出力者獲利,讓獲益者承擔。
他認為,還需要注意市場建設進度問題。目前各省現貨市場建設進度差異較大,一些受端省份沒有現貨市場,價格無法傳導,購售雙方價格差異非常大,這之間的價格差異是省間市場矛盾比較大的地方,相信隨著電力市場發展會逐步解決。
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研究室主任劉碩認為,需要進一步推動省間省內市場融合,要將省內市場各類條件、以及省內市場運行起來的約束條件整體提煉出模型在省間開展出清和市場組織工作,“可能市場主體將來不用再區分是參與省間市場還是省級市場,而是申報真實用能需求和發電需求,通過市場機制形成省間和省內的結果?!?
劉碩提醒,省間省內融合很多時候不單是技術處理問題,要考慮我國經濟管理模式,以省為主體平衡需求。在省內省間市場融合時,政府層面有很多問題需要溝通和協商。張曉斌認為,建市場時,無論是中長期市場還是現貨市場,要尊重國情、網情、省情,做到統籌兼顧。
北京清大科越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匡洪輝說,希望跨省交易進一步打通之后,可以有合理的市場化價格傳導機制,在電力供應偏緊時讓電價承受能力更強的企業有更多選擇的權利。